伟人去世10年后,薄一波预言:毛主席的历史地位,今后还会更高
中共七大召开的时候,毛主席提议薄一波当选中央委员,薄一波心中满是感激与振奋,他望向毛主席,目光中带着崇敬与坚定。此后岁月里,薄一波常忆起当时情景,对身边人感慨:“主席的信任与提拔,我此生难忘,唯有不懈努力,方能回报他对我的信任。”毛主席去世后,薄一波曾说:“毛主席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10年,但他对中国的影响,就像那深深扎根于大地的参天大树,枝叶繁茂,荫庇后世。他的思想、他的精神、他的功绩,随着时间的推移,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深入研究、深刻理解……”为什么薄一波会这么说?他与毛主席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?初次见面,留下终身难忘印象薄一波本名为薄书存,后来才改名为薄一波,家虽在农村,却有着不一样的远见卓识。当薄一波年满7岁时,家中长辈将他送至村里的小学,他的父亲对他说:“书存啊,咱家虽在农村,但读书识字能让你有大出息,你可得好好学。”薄一波懂事地点点头。后来,他凭借自身的努力与聪慧考入定襄第一高小。1925年,17岁的薄一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。抗日战争时期,他置身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,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战斗的热血。面对日军的残酷“扫荡”,薄一波沉着冷静,精心谋划战略战术。在激烈的反“扫荡”战斗中,他亲临前线指挥,硝烟弥漫中,他目光如炬,果断地调配兵力,与战士们同舟共济。漫长而艰苦的革命斗争岁月里,薄一波始终秉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。他凭借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智慧,一次次化险为夷,一次次克敌制胜。他深入群众,关心战士,用实际行动诠释高尚的情怀与卓越风采,成为广大革命者敬仰的楷模,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1943年8月1日,远方战火纷飞,薄一波在紧张忙碌的革命工作间隙,接到了那封来自中央“赴延安参加七大预备会”的电报。11月,薄一波抵达延安,第二天就传来了毛主席要接他到枣园住处谈话的消息。当毛主席看到薄一波,大步向前,伸出那双宽厚有力的大手,紧紧握住薄一波的手问道:“你就是薄一波同志?”紧接着,毛主席嘴里轻声反复念叨着:“如履薄冰,如履薄冰!”薄一波身体微微前倾,恭敬地回答道:“是的,主席。”此时的他内心紧张万分,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。毛主席察觉到了他的拘谨,便轻松地笑了笑,开始讲述起薄昭的故事:“汉朝有个薄昭,在文帝初登皇位时,他可是出了不少力,辅佐文帝,稳定朝纲。那时的他深知宫廷斗争的险恶,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,就像在薄冰上行走一样,不敢有丝毫大意。”薄一波被毛主席绘声绘色的讲述深深吸引,渐渐地,紧张的情绪开始慢慢舒缓。后来,毛泽东又问到薄一波的经历,初次见面,二人就交谈了8个小时。委以重任,得到毛主席高度评价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期,全国上下都被旧时代的阴影所笼罩,资源极度短缺,到处都是囤积粮食的情况,通货膨胀更是让人苦不堪言。在这样的艰难困境下,构建全新的财政体系、推动经济发展成为当务之急,刻不容缓。中南海的会议室里,毛主席率先打破沉默:“如今新中国就像个刚学走路的娃娃,物资缺得厉害,物价飞涨,经济乱成了一锅粥。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,得赶紧把新的财政体系建起来,让经济走上正轨。”众人纷纷点头,表情凝重,毛主席接着说:“中央决定让陈云同志挑起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主任这个重担,他在经济方面的本事大家都清楚。”陈云当即表示定当全力以赴。毛主席又把目光转向薄一波:“薄一波同志,我想让你给陈云同志当副手。你在华北局干得很不错,有经验,有能力,现在财经这边也需要你出份大力。”薄一波面露难色说道:“主席,我很感激您的信任,可我在华北局主持全面工作,事情多得很啊,我怕两边都顾不好,误了大事啊。”“你把华北局的办公室搬到财委去不就行了嘛!这样一来,两边的工作都能兼顾,也方便你协调资源,整合力量,咱们现在是在打一场硬仗,每一个同志都得使出浑身解数,你说是不是?”毛主席站起身来走到薄一波身边说道。薄一波点点头,说:“主席我明白了,我一定努力做好!”薄一波着实能力非凡,在与陈云携手推进经济工作的进程中,充分施展出自己的卓越才能与智慧。在极短的时间内,便成功扭转了经济领域的不利局面。薄一波是在抗美援朝、土地改革后被委以重任,担任中央节约检查委员会主任。毛主席严肃地对薄一波说:“薄一波同志,此次运动关乎党的生死存亡,关乎新中国的未来,决不能有丝毫懈怠,必须彻查到底,坚决打击贪污腐败现象,让人民看到我们党的决心和清正廉洁!”薄一波立刻站起身来向主席表态:“主席放心。”正是毛主席这种事无巨细、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,给了薄一波极大地支持和鼓舞。薄一波预言:毛主席的历史地位,今后还会更高1979年,薄一波肩负起国务院副总理的重任,投身经济建设工作的领导核心。初期,经济改革的大幕徐徐开启。在邓公的战略部署下,薄一波也积极参与其中,为深圳、广州、厦门等经济特区的规划与建设贡献力量,在他的不懈努力下,市场经济框架初现雏形。1982年,薄一波深感精力不济,难以继续高效承担领导职责。出于对国家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,毅然主动申请离休,为新一代领导集体接力前行创造了空间。1986年,韶山滴水洞里,一位年轻人鼓起勇气走到薄一波面前,恭敬而又有些紧张地问道:“薄老,您经历了这么多,哪您是如何评价毛主席呢?”片刻之后,薄一波边回忆边说:“正是毛主席用他的远见卓识和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,带领我们党和人民走出了这一困境。无论少奇同志还是彭总,我们都是毛主席的学生。毛主席就像一盏明灯,他的思想、他的智慧、他的领导风范,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。我们在他的指引下学习、成长、奋斗,努力为国家和人民谋求幸福与解放。”周围的人都静静地听着,被薄一波的话语所感染。这时,另一位同志说道:“可是也有人会有一些不同看法。”薄一波摇了摇头说道:“看待毛主席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,他所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,是在为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探索出路。他的思想、他的理念,哪怕在当时有争议,但从长远的历史视角来看,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。我可以断言,毛主席的历史地位今后还会更高。”事实证明,薄一波说的果然没错。晚年的薄一波怀着对党的深厚情感,与对历史的高度责任感,全身心地投入到党史研究的伟大事业之中。他凭借着对往昔岁月的深刻记忆与无限深情,精心撰写了一系列有关抗战的回忆论章。不仅如此,薄一波还以个人的名义向偏远山区伸出了援助之手,奉献出二十万元的善款:“这20万元一定要确保专款专用,切实送到那些失学儿童手中,让他们能够尽快复学。”2007年薄一波的离去,让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悲痛与缅怀之中。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,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奉献精神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搜索
-